中國日報網1月16日電(遠達)隨著中國經濟發(fā)展步入“新常態(tài)”,2015年中國經濟的表現如何成為國內外關注熱點,有美國媒體刊發(fā)文章,預測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將達到7%或以上,上證綜指將突破4000點大關,將有100多家企業(yè)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境外并購活動將創(chuàng)新高。
《福布斯》雜志網站1月13日發(fā)表亞新科工業(yè)技術有限公司(ASIMCO)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杰克·潘考夫斯基 (Jack Perkowski)的分析文章稱,羊年可能成為2015年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一年。2014年歲尾,中國宣布了兩項重大改革措施,預計對中國國內外資本流的安排產生深遠影響。
11月17日,中國宣布啟動滬港通。盡管滬港通的啟動使中國股市可獲得額外的國際資本,但該舉措預示,中國有可能會采取措施,進一步向海外投資者開放中國股市。
11月30日,中國政府宣布,自2015年起,政府將擔保銀行存款賬戶,賠付上限為50萬元。中國人民銀行估計,99.6%的儲戶將獲得政府全額保障。但未獲政府全額保障的余下0.4%的儲戶有一半以上的存款都在中國,其中大多數賬戶歸中國的國有企業(yè)所有。中國政府釋放了一個信號,即中國目前愿意讓銀行破產,而且銀行提供的所有被政府隱性擔保的投資都不能再被擔保了,包括中國巨大的影子銀行系統(tǒng)所提供的投資。
在中國,只有銀行才能提供貸款。但金融危機爆發(fā)后,信貸的來源日益多元化,比如信托、租賃公司、信貸擔保和貨幣市場基金,它們被統(tǒng)稱為影子銀行。與低得多的政府設限的存款利率不同的是,影子銀行的回報率高達10%,而且過去5年來已將資本從傳統(tǒng)銀行及股市中轉移出來。由于有央行提供隱性的政府擔保,這些收益率更高的投資被視為“無風險”投資,深受投資者青睞。而從2015年起,這類投資的吸引力將大大下降。
滬港通的啟動和存款保險新規(guī)的推出,再加上疲軟的房價和中國央行在11月21日對一年期基準貸款利率出人意料地下調40個基點,在這些因素的作用下,由于投資者轉向股市尋求更高回報之際,上證綜指在2014年最后3個月大漲34%。從長期趨勢看,這些舉措正導致中國的家庭資產配置發(fā)生重大變化。基于以上分析,下面對2015年的中國經濟做一些預測。
預測一:2015年中國的GDP增速將在7%或以上。
今年,有關中國經濟增速的討論,側重于中國的GDP增速將在7%之上還是之下。
正如高盛資產管理公司前首席經濟學家、董事長Jim O’Neill所言,很多國際評論人士看跌中國,預計實際GDP增速明顯低于7%。主要原因是債務過多,放貸低效,出口市場疲軟,消費無法在經濟中發(fā)揮更大作用等。瑞銀集團和野村證券都預計,中國GDP增速將回落至6.8%。
而在辯論的反方,耶魯大學教授、前摩根士丹利亞洲區(qū)主席史蒂芬·羅奇則認為,中國政府“有能力實現7%的增長目標”。而中國人民銀行對此更有信心,預計增長率會達7.1%。
今年的預測范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窄,但筆者還是認為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將達到7%或以上。
預測二:上證綜指將在2015年突破4000點大關
盡管筆者過去多次預測中國股市走向都以失敗告終,但上證綜指過去6個月的表現表明,還應繼續(xù)預測。
上證綜指在2014年的前5個月一直徘徊在2000點附近。自2013年以來就一直如此。直到2014年6月,上證綜指開始打破這一局面,一路高歌猛進,在10月1日達到2420點,上漲了18%,創(chuàng)下自2012年2月以來的最高紀錄。如果就此漲停,這將是中國股市自2009年以來首次上漲,股市投資者也會感到欣喜。但牛市沒有停止。在2014年最后3個月里,上證綜指又上漲了34%,在年終以3234點收盤。全年來看,上證指數大漲59%,成為全球表現最好的股票之一。
由于基礎性改革的原因,如今流向中國股市的資本增多。滬港通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國際資本,家庭資產從實體財產和影子銀行產品向A股的轉移帶來了國內資本。官方數據顯示,占中國股市60%—80%的散戶在11月新開設了超過100萬個經紀賬戶,同比增長280%。而過去幾年來,散戶開設的賬戶幾乎沒怎么增加。
由于這些改革舉措發(fā)揮的效果仍處在早期階段,中國股市的牛市大有增長潛力。瑞士某私人銀行集團Julius Baer指出:“超過61%的中國家庭都有銀行存款,但其中只有6.5%的家庭投資了股市。”隨著家庭和外國投資者大量減持中國股票,上證綜指將在2015年突破4000點,即上漲24%。
預測三:2015年將有100多家企業(yè)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
在暫停了14個月后,中國在2014年年初時重開IPO市場。因此,58家企業(yè)能利用這一權益資本來源,在2015年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
然而,目前仍有637家企業(yè)等待獲批上市。2015年IPO市場的成功可能會為更多企業(yè)上市開辟通道。此外,中國需加快審批速度,增加有價證券供給,以吸納新入場的大量資本。否則,本已較高的估價將被進一步推高。
2015年將有100家或更多的公司完成上市,因此,中國的IPO市場將繼續(xù)保持強勁。
預測四:中國的境外并購活動將在2015年創(chuàng)新高。
盡管還全年數據還沒出爐,但在2014年的前8個月中,中國企業(yè)共完成了245起海外交易,涉及資金剛超過510億美元。按照這一速率,2014年的全年交易額將達750億美元,比2013年高10%,比2010年高50%,是2007年的兩倍以上。正如《機構投資者》雜志指出,中國企業(yè)是全球并購領域中的新生力量。
某些基本作用力正推動中國企業(yè)開展海外收購活動。
首先,中國經濟減速造成競爭加劇,為定價施加了下行壓力,削弱了很多企業(yè)的盈利能力。而跨境收購不僅使中國企業(yè)能進行多元化經營,而且使它們有機會進入新的國際市場。
其次,過去30年,“中國制造”意味著低技術、低質量、低附加值產品。收購有成熟品牌、先進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和有研發(fā)能力的海外企業(yè),將大大提高中國企業(yè)的全球競爭力。
最后,強勁的中國股市將為中國企業(yè)海外并購提供新的資金來源。
基于以上原因,中國企業(yè)的海外收購將在2015年創(chuàng)造紀錄。
預測五:拼車將風靡中國汽車行業(yè),進一步刺激電動汽車的需求。
盡管中國日益增長的財富會繼續(xù)推高私家車數量,但嚴重的空氣污染和交通擁堵已導致很多大城市采取行動限制私家車數量的增加。北京、上海、廣州、貴陽、天津和杭州已動用不同手段對汽車增量實施限制措施。北京和貴陽采取搖號的方式,上海采用競價投標的方法,而廣州和天津雙管齊下。
盡管人均收入增加,但很多中國消費者仍買不起車,尤其是買完車后還要考慮維護費和停車費。
就中國城市和很多中國消費者而言,拼車不僅有助于減少上路車輛,而且還能滿足中國日益增長的個人流動需求。此外,拼車的方式也有很多。
拼車正在中國如火如荼地發(fā)展。2012年,中國只有2家拼車運營商,用來拼車的車輛也只有39輛。如今,全國共有5家活躍的運營商,用來拼車的車輛一共有1000輛,分布在北京、杭州、武漢、深圳和長沙。對中國未來拼車市場的研究中,羅蘭貝格戰(zhàn)略咨詢公司預測,未來5年中國的拼車市場將以每年80%的速率增長。
拼車的增長還會為電動汽車創(chuàng)造新的需求,因為拼車往往避免了高成本、充電站的距離及可獲得性等電動汽車的一般問題。而對低成本和可負擔能力的強調意味著,小型經濟型電動汽車制造商將日益成為這一趨勢的主要受益者,而不一定是豪華型電動汽車制造商。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rongxingtoys.com/showinfo-188-12716-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