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地道的農家漢子,也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然而,在正陽縣雷寨鄉(xiāng),當一個個破裂的家庭破鏡重圓的時候,當多年積怨成仇的鄰居化干戈為玉帛的時候,人們總會念叨一個名字——“曹司法”。
百姓口中的“曹司法”就是正陽縣雷寨鄉(xiāng)司法所所長曹俊峰。“曹司法”這個綽號曹俊峰自己也不知道是何人何時給他起的。
今年37歲的曹俊峰在維護穩(wěn)定的“第一道防線”上已經干了16年。特別是在雷寨工作的10多年,曹俊峰共調解各類糾紛千余起,調解率達到100%、調成率達到98%,預防民轉刑案件40多起。通過調解一起起糾紛,曹俊峰用真誠贏得了群眾的理解、支持和信任。
記者目擊:兩個多小時接訪5起
采訪曹俊峰是從他的辦公室開始的。
5月28日上午10時,記者驅車兩個小時趕到正陽縣雷寨鄉(xiāng),見到了采訪對象——雷寨鄉(xiāng)司法所所長曹俊峰。
曹俊峰剛把記者領到他的辦公室,就走進來一名中年婦女。這名中年婦女見到曹俊峰就開始哭訴,她家庭困難,丈夫患重病臥床不起,孩子還要上學。
“你的情況我記錄下來了。你先回去吧,讓村里給你開一個貧困證明,隨后我把你的事向領導匯報一下。馬上該收麥子了,這事我不會忘的。如情況屬實,鄉(xiāng)里肯定會給你解決的。”曹俊峰說。
曹俊峰還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告訴了這名中年婦女,讓她兩天后再來。
“你一定得幫幫俺,曹司法。”這名婦女離開時一再說。
“放心吧,有困難我們一定會幫助你的。”曹俊峰說。
送走這名中年婦女,鄰村82歲的雷中付走了進來,說:“我要告同村的鄰居,他多占了我3尺地。”
“大爺,您這么大年紀,還在種地嗎?”曹俊峰問。
“是的,俺家就一個孩子,還長年在外。俺和老伴一直在家種地。”雷中付說。
“‘三夏’期間,鄉(xiāng)里要求每個鄉(xiāng)干部都要去田間地頭防火。您告訴我,您家的地在哪兒,我讓負責你們那片的領導給您解決。”曹俊峰說。
“太好了,那我就在地頭等著。”雷中付說。
“每天都有群眾來反映問題,但都不是什么大事。”12時10分,曹俊峰送走最后一名群眾后笑著對記者說。兩個多小時,曹俊峰一共接訪5起。
記者在雷寨鄉(xiāng)司法所的工作記錄本上看到,哪位群眾反映什么問題,什么時間回復的都有詳細記錄。
從不愿意養(yǎng)娘到爭著養(yǎng)娘
“調解好不好,關鍵看引導。其實有的糾紛并不復雜,但處理不好就會埋下隱患。站在群眾的立場,爭取讓各類糾紛調解到位。”正是這一認識,使曹俊峰在調解群眾糾紛上下足了功夫。只要有群眾反映問題,他再忙也會停下手中的活兒,耐心傾聽他們的訴說,不厭其煩地答復、調解。
當日中午簡單吃過飯后,曹俊峰還有一項重任,就是利用中午的時間回訪80歲的馬妮,因為這是他幾個月前剛調解的一個案件。
“曹司法,非常感謝你,我現(xiàn)在生活得很好,兩個孩子也都孝順了。”馬妮說。
2014年農歷正月初九,曹俊峰調解了兩起養(yǎng)老糾紛,其中一起是弟兄二人帶著家屬,拉著老娘到司法所,說輪到老二養(yǎng)老,老二媳婦不讓進她家門。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講的就是禽畜也具備人的孝道。所以,人不孝敬父母,天理不容,禽獸不如。”曹俊峰首先給他們講了幾個寓言故事,然后嚴厲批評了幾個當事人。
受到啟發(fā)的當事人老二沉默了一會兒,就說了一句話:“娘,我拉您回家。”老二媳婦站起來說:“你不能回家,不能進我的門。”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rongxingtoys.com/showinfo-184-532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