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浙江農林大學基地 李勇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同時也強調,“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如何理解這“一個變”與“兩個沒有變”之間的辯證關系呢?
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看“一個變”與“兩個沒有變”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應搞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黨的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fā)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我國從五十年代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實現,至少需要上百年時間,都屬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顯然,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已經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但仍沒有完成;與此相應的是,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也沒有根本改變。從我國發(fā)展所處的歷史坐標和在世界所處的空間坐標看,我國雖然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位,但發(fā)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chuàng)新能力不夠強,實體經濟水平有待提高,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任重道遠,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我國人均GDP雖然已經超過8000美元,但僅相當于美、德、日等發(fā)達國家上世紀70年代末的水平,勞動生產率也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成左右。
因此,要準確把握“變”與“不變”的辯證關系,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和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和人民的幸福線,牢牢聚焦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根據黨的十九大作出的戰(zhàn)略安排,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再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也就是說,到本世紀中葉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主題沒有變。據此,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一個變”與“兩個沒有變”的科學論斷。
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fā)展的階段性,看“一個變”與“兩個沒有變”
人類社會總是在發(fā)展的連續(xù)性與階段性的統(tǒng)一中開辟前進道路的。在至少需要上百年時間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確發(fā)生了主要矛盾的轉化及其所呈現的歷史發(fā)展的連續(xù)性與階段性特征。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既要看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沒有變,也要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每個階段呈現出來的新特點?!苯涍^近4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基本國情的內涵不斷發(fā)生變化”,我們必須“準確把握我國不同發(fā)展階段的新變化新特點”。
現在,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的東方。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據此,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政治論斷,進而提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的新論斷。
從歷史主題的邏輯承繼,看“一個變”與“兩個沒有變”
“一個變”蘊含著“兩個沒有變”歷史主題的階段性承繼邏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主題或曰目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前半段要努力解決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步入新征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后半段要努力解決的主要矛盾。前半段為后半段奠定基礎,后半段在前半段的基礎上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兩個具體階段、兩個主要矛盾前后承繼、一題貫通,都是圍繞著一個目標,就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fā)展,初級階段前半段的社會主要矛盾基本解決,主要任務已經完成,從而把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推進到了一個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了向更高層次的轉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從事物的階段性變化,看“一個變”與“兩個沒有變”
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變?yōu)槿嗣袢找嬖鲩L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總體上,并沒有改變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也沒有改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但是,總體沒變中也有重要的階段性變化。我國社會發(fā)展的主要制約因素由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轉變?yōu)樯鐣a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基礎上的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表明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已躍上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臺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已發(fā)生重要的階段性變化,“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從事物的矛盾運動,看“一個變”與“兩個沒有變”
“一個變”將推動“兩個沒有變”的根本轉變。由量變到質變是事物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變”的背后是事物的矛盾運動,矛盾運動推動事物的發(fā)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之奮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這樣一個矛盾運動、循序漸進、逐步轉化的過程。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推動化解主要矛盾是新時代所有工作的出發(fā)點、著力點和落腳點。主要矛盾決定主要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一方面表明原有主要矛盾的解決、主要任務的完成,及其向更高形態(tài)的演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另一方面,也表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率領全黨全國人民在破解新時代主要矛盾的征程中,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勝利,進而完成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使命。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rongxingtoys.com/showinfo-318-18858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