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区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欧美精品一区二区aaaaa|免费中国女人69XXXXX

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wǎng)> 理論學習>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證人“眼見”不一定為實

時間:2018-02-18 21:45:26|來源:光明網(wǎng)|點擊量:10519

作者: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施鵬鵬

訴訟法史上,目擊證人的證明作用一直備受爭議。

在古代法中,目擊證人通常僅適用于現(xiàn)行犯案件。除此之外,隨機出現(xiàn)的目擊證人在古代法中并不能作為刑事定罪的依據(jù)。法官查明案件真相的主要方式是神明裁判,包括單方神意裁判(如火刑、水刑、毒刑、烙鐵刑等)及雙方神意裁判(司法決斗)。直至中世紀后期,智者法下的羅馬教會訴訟開始占據(jù)主導地位,證人證言方成為刑事訴訟中定罪量刑的重要證據(jù)形式。

但目擊證人的證言具有主觀性及不穩(wěn)定性,因此無論智者法還是習慣法均確立了“兩名證人作證”原則,即兩名證人應對同一事實及情節(jié)作證,且證言相互印證,在根本內容上具有相似性,方構成完全證據(jù)。拉丁法諺云,“一個證人,即無人作證”,此一原則幾乎為中世紀刑事證明的鐵律,并影響了之后的數(shù)個世紀。當然,在歐陸法中,單一證人的證言也并非完全沒有證明力,其可能構成間接證據(jù),甚至半證據(jù),法官可依此對被告人適用酷刑。

法國大革命后,制憲會議確立了以陪審制、言詞預審以及自由心證為基礎的刑事訴訟改革方案,證據(jù)自由原則在法國最終得以確立,并影響了整個歐洲大陸。所謂“證據(jù)自由”,指證據(jù)形式自由,即將證據(jù)能力與證據(jù)形式作一清楚切割,允許通過任何證據(jù)形式證明犯罪事實。但“兩名證人作證”原則在司法實踐中的影響依然極大。

時下,目擊者證言對刑事訴訟中的事實認定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位沒有說謊動機的目擊證人的證言往往具有極強的證明力。尤其是,如果目擊證人對所見所聞的案情描述展現(xiàn)出高度的自信,且多名目擊證人的證言相互印證,則在無相反證據(jù)的情況下,警察、檢察官、法官和陪審員均傾向于采信。這也給刑事錯案的發(fā)生埋下伏筆,因為證人作證受制于諸多內外因素,并不總是必然揭示客觀真相。1984年發(fā)生于美國馬里蘭州的柯克·布魯沃斯冤案便是一起極為典型的“目擊證人出錯”案件。

1984年7月25日,美國馬里蘭州發(fā)生了一起兇殘的強奸殺人案,受害人系9歲的小女孩丹尼·漢密爾頓?,F(xiàn)場留下了諸多生物證據(jù),包括精液。但DNA技術在當時尚未使用,故偵查人員僅能通過傳統(tǒng)的證據(jù)形式予以認定。核心的證據(jù)主要包括5名證人的證詞,共同指認被告人柯克·布魯沃斯在案發(fā)當日與受害人一起進入犯罪實施地。陪審團據(jù)此認定柯克·布魯沃斯犯下性攻擊、強奸以及一級謀殺等三項重罪,法官決定適用死刑。1986年7月,馬里蘭州上訴法院以檢察官隱瞞對被告人有利的證據(jù)為由撤銷原判決,發(fā)回重審。但重審并未改變原案的事實認定,僅是法官決定將死刑改為終身監(jiān)禁??驴恕げ剪斘炙故冀K未認罪,并不斷寫信申訴。直至2003年9月,偵查人員通過DNA技術查明金柏利·肖·盧弗納才是丹尼·漢密爾頓案的真正罪犯,柯克·布魯沃斯方得以真正洗脫罪行。

柯克·布魯沃斯一案至少表明:其一,相互印證的目擊證言未必能真正排除合理懷疑;其二,目擊證言給被告方的“存疑”證明帶來極大的困難,故錯誤指認對刑事訴訟的影響至關重要。加利·威爾斯等學者在新近的一篇心理學文章《論目擊證言證明力的提升》中便饒有興趣地分析了影響目擊證人真實作證的若干心理學要素,包括偵查人員的詢問技巧、辨認的程序設計、目擊證人的心理要素以及自我陳述的決策過程等。

由此可見,刑事訴訟中目擊證人的證明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綜合問題,絕非可簡單地確立某一“證明力規(guī)則”籠而統(tǒng)之。在具體的刑事案件中,幾乎沒有固定的證據(jù)組合可以形成定案,法官應對證據(jù)進行理性的批判性審查,將心證立足于對證據(jù)的充分理解之上。在特殊情況下,法官還可審慎地運用事實推定,立足經(jīng)驗常識、已證事實、相鄰事實、職業(yè)思維以及專業(yè)研判等對案件作出最符合真相的判斷,而不拘泥于所謂的“客觀印證”。

證人是容易“犯錯”的,多名證人也一樣會“犯錯”。在具有成熟刑事司法體系的國家中,刑事錯案的發(fā)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巧合性”,這種“巧合”主要體現(xiàn)為某種程度甚至是極高概率的“印證”。這就要求司法人員對刑事訴訟中的“懷疑”作批判性審查及理性思考,最終實現(xiàn)從客觀確信至判決責任倫理的跨越。真正決定判決結果的,是法官的“想與思”,“眼見不一定為實”,唯審慎認知可達至真相的彼岸。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rongxingtoys.com/showinfo-318-18856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劉釗

  •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 終審 / 平筠
  • 上一篇:“致中和”的當代價值
  • 下一篇:先進典型學黨史|以“三個注重”學史力行,為殘疾人辦實事